熱帶風暴浪卡
Tropical Storm Nangka

  1. 6月23-24日

    04w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形成,它在垂直風切變微弱及高空輻散頗佳的環境中,初時迅速發展,24小時內便成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命名浪卡。

    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引導,04w 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平均20公里,橫過菲律賓中部,進入南中國海。


  2. 6月25-26日上午

    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西部的南風氣流引導浪卡這兩天穩定地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平均 25 公里。

    浪卡進入南中國海後的一天強度維持相若,之後轉趨減弱。 當是的大氣環境是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UTT)為浪卡高層帶來頗佳的南流輻散,但南中國海的垂直風切變卻頗強, 以至浪卡雖然持續有深層對流的發展,但卻難以鞏固在風暴的低層環流中心附近發展(6月26日上午8時可見光衛星雲圖)。

    香港天文台於6月26日上午7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3. 6月26日下午

    浪卡的中心進入多普勒雷達的觀測範圍,配合可見光衛星雲圖的分析顯示浪卡的低層環流中心完全外露(6月26日下午3時多普勒雷達影像)。深層對流在浪卡中心以南百餘公里處消長發展。

    香港天文台於6月26日下午3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浪卡北面的外圍雨帶正為本港帶來驟雨。本港下午東風逐漸增強,離岸及高地部份地區現已受到強風影響。反映香港風力情況的香港風力指數接近強勁程度的指標(6月26日香港風力指數趨勢)。


  4. 6月27日

    浪卡在午夜時份於大亞灣登陸,之後進入廣東內陸,減弱和消散。
    香港天文台於6月27日上午5時25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

    因為浪卡低層環流中心外露,因此當浪卡最接近本港的時間,香港的天氣仍十分平靜。反而是在浪卡登陸後半天,系統南面的殘餘雨帶才為本港帶來大雨(6月27日,6月28日,6月29日等雨量線圖)。香港天文台在上午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日期: 2009年6月23日至6月27日
中心最高風力: 80 km/h
壽命: 約5日
最接近本港距離: 香港境內登陸
平均移動速度: 16 - 28 公里
最低中心氣壓: 約 985 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 -- hPa
香港風力指數 最高 24 km/h (清勁) 最高三小時平均 21 km/h (清勁)
降雨量: 約 100 mm
特別記錄: --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